膜面加工制作工序與質量要求
1. 膜面加工制作的工序
通常,膜面的加工制作包含以下工序:(1)準備工作, 包括技術準備、場地及設備準備、膜材料進場檢測等;(2)放樣、排版與下料;(3)熱合試驗;(4)熱合加工;(5)邊角處理;(6)清洗、包裝。
2. 膜面加工的技術準備及場地要求
膜面加工的技術準備工作,主要是閱讀、領會設計圖紙(包括結構外形圖及膜面下料、加工圖),查看相關數(shù)據(jù)文件;如為人工下料,需對制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。
加工場地需平整、無塵,溫度、濕度適宜;加工設備保養(yǎng)良好。
3. 膜材的進場檢測
膜材的進場檢測主要包括外觀檢查和物理性能檢測兩方面。 外觀檢查主要是檢查膜面色澤是否一致、有無斑點、小孔等,一般通過目測結合專用燈箱進行。待用膜材的品牌與型號應與設計圖紙一致,并為同一批號(不同批號的膜材色澤會有差異); 要求無直徑 2 mm 以上的油污、瑕疵,無直徑 1 mm 以上的針孔,色澤均勻一致。
物理性能檢測主要是檢測厚度、重量、抗拉強度及撕裂強度等,檢測結果應不低于膜材性能表所列指標。由于 各國的檢測方法不一致, 檢測結果也會有出入。 膜材進場時可對各項技術指標進行抽檢,并檢查膜材出廠時的材料檢測報告和質量保證書。當抽檢數(shù)據(jù)與出廠檢測報告出入較大時,應通知膜材供應商并取樣送權威檢測機構檢測、鑒定。
4. 放樣、排版與下料
放樣有自動放樣與手工放樣之分,取決于加工廠商的設備情況。自動放樣是將包含各膜片 X、Y坐標的數(shù)據(jù)文件輸入電腦,經排版、優(yōu)化后打印在膜布上或直接由電腦控制的切割機將膜布裁剪成片。當采用手工放樣時,通常要先做出 1:1 的紙樣,再將紙樣放置在膜布上排版,最后劃線、下料,手工放樣、下料的精度應控制在+/-2 mm 以內。
5. 熱合試驗與焊接加工
在正式進行焊接加工前,需進行 熱合試驗以便為熱合 加工提供參數(shù)依據(jù) 。試驗樣條的抗拉強度應不低于其母材強度的 80%。在 焊接加工過程中,也需定時試驗并記錄結果,以便隨著環(huán)境溫、濕度的變化及加工部位的不同,隨時修正相關技術參數(shù)。
正式加工時,先將膜片在接縫處對齊,檢查膜材的正反面及接縫順序是否正確;清潔待焊區(qū)域; PTFE 膜材需在接縫處兩層膜片間放置 EFP 條;根據(jù)熱合試驗所得到的參數(shù)進行加工。最后根據(jù)設計圖紙對邊角進行諸如埋繩、焊接穿鋼索的“褲子”(cable cuff)及補強處理。
6.包裝
設計者需根據(jù)施工現(xiàn)場及安裝設備等情況,確定膜面的展開方向及折疊包裝的順序,加工好的膜面在兩面清洗后,按指定要求進行折疊包裝。為防止在膜表面留下明顯折痕,PTFE 成品膜在折疊時應襯入圓紙筒;